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宋康定元年(1040)至庆历二年(1042),中国古代著名清官包拯主政端州(今肇庆市),其因秉持“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的为官做人原则而获“青天”之名。肇庆市鼎湖区的砚洲岛作为传说中包拯“掷砚成洲”的岛屿,其地方文化深受包拯执政之影响。为此,尝试以砚洲岛为例,根据文献记载结合口述历史访谈对这一影响做进一步探究。
包拯以“忠、孝、勤、刚、廉,爱民如子,断案如神”扬名于世。肇庆市鼎湖区的砚洲岛作为传说中包拯“掷砚成洲”的岛屿,民众因崇慕包公而建祠祀奉,并世代承袭包公民俗,传承包公传说。
“少有孝行,晚有直节”的生平事迹
包拯字希仁,北宋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甲科及第,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因奉亲尽孝,辞官十载,至39岁出仕,知扬州天长县。
北宋康定元年(1040)起,其主政端州三年,以清心直道自勉,德政突出,获“青天”名号,任满入朝,不久便拜为监察御史,多进诤言,针砭时弊。庆历五年(1045),被选为正旦使出使辽国,归后建言仁宗“慎选边将,警惕北朝”。皇祐二年(1050),擢升天章阁待制,知谏院,数次论斥大臣,最为典型即弹劾国丈张尧佐。皇祐四年(1052),进龙图阁直学士,复为河北都转运使;数月后,调任高阳关路都部署兼安抚使,知瀛州,统帅八万边防驻军,扼守宋辽国界要冲。皇祐五年(1053),因长子丧,知庐州,期间堂舅犯法,公性严毅,按律挞之,自此亲朋故旧无不畏服。
嘉祐元年(1056),权知开封府,改革诉讼制度,裁撤门牌司,使平民亦可直至府尹前面诉冤情,无复隔阂;整治惠民河,掘地丈余以得河道界石,让侵占河道而建花园亭榭的高官权贵贪相毕露。嘉祐三年(1058),授右谏议大夫,权任御史中丞,成为“风宪之长”,监察百官言行。嘉祐四年(1059),权三司使,掌北宋财权,严吏宽民,凡苛捐杂税、横敛无名之收入,皆一概废除。嘉祐六年(1061),迁拜枢密副使,跻身“二府”执国命。
嘉祐七年(1062年),公卒于任上,被追赠礼部尚书。因其“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故谥号“孝肃”,世称包孝肃公。
“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的治端史实
(一)挖井除疾
濒临西江之古端州,水灾频发,百姓饮用洪涝过后的西江水,常常导致瘴瘟横行。包公为解决百姓的饮水问题,亲自带领端州百姓打水井七口。据明正统十三年(1448)董元(一作董源)著《义井记》记述:“宋仁宗朝,包孝肃公以知扬州天长县,徙知端州。病民之汲于江,作七井以便其用。其一在府治内,后人以其水清洌比公之介,名之曰包公井。距府治西岳庙旁则其第二井也。其三在县学前街南,俗谓之义井。其四在分司巷口。其五在广济仓右。自广济而转城北门之左,其第六井也。自城北而复主帅堂之前,其第七井也。”[1]
(二)排沥屯田
宋时西江水患频繁,出三榕峡后,分成三支倾泻:一支经城南出羚羊峡;一支经南岸、金渡沿宋隆出金利、高明;一支从睦岗经七星岩出水基、鼎湖。每当洪水季节,端州城郊变成泽国。包拯到任后,继前人在城西、城东扩筑西江堤围,与城墙连成一体,把西江河水堵截在城南主河道上。同时,指导民众在城郊开渠、凿池,改造沥湖(今称星湖),排渍水、筑鱼塘、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2]。
(三)建仓储粮
据明万历《肇庆府志》载,丰济仓“旧在府署西米仓巷,宋康定元年郡守包拯创建。国朝洪武三年知府步从信迁于府治东二百步,旧名广储,为卫仓。宣德十年革併于府,改今名”[3]。清康熙《肇庆府志》、清道光《肇庆府志》、清道光《高要县志》所载大致相同。由此可见,宋康定元年(1040)包拯创建广储仓于府署西米仓巷,明洪武三年(1370)知府步从信将广储仓迁于府治东二百步作为卫仓,明宣德十年(1435)将卫仓和肇庆府仓合并,改名丰济仓。
又据清康熙《肇庆府志》,清康熙十年(1671),知府史树骏曾经重修丰济仓。
(四)建驿通路
端州是广南东西两路交通要冲,为改善交通运输状况,包拯于城西修建崧台驿,通水陆两路。水路可至今三水西南、广西梧州等地,陆路则可到高要西南的腰古、新兴县、恩平县、阳江县、电白县、新会县和阳春县等地。据明万历《肇庆府志》和清康熙《肇庆府志》记载,崧台驿为“水马驿,在城西,宋郡守包拯创建。国朝洪武二年知府步从信迁于城东一里临江。成化六年知府黄瑜复建于城西旧址,隔街东南置厩。弘治间,知府黄颙虑驿前为潦所啮,乃伐巨石筑台及甬路以防之。嘉靖间知府袁载复甃石为道者三……”“水路:崧台驿下水一百二十里至三水县西南驿。上水一百二十里至新村驿,一百里至寿康驿,一百里至麟山驿,七十里至梧州府门驿。”“陆路:崧台驿八十里至腰古驿,五十里至新兴县,七十里至独鹤驿,一百二十里至恩平县,七十里至莲塘驿,六十里至阳江县,六十里至乐安驿,六十里至太平驿,九十里至电白县。恩平县一路,六十里至新会县、蚬岗驿。乐安驿一路,九十里至阳春县。”[4]
(五)砚征贡数
《宋史·包拯传》载:“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清康熙《肇庆府志》、清乾隆《肇庆府志》、清道光《肇庆府志》、清道光《高要县志》、清宣统《高要县志》皆有大致相同之记载,可见包公任职端州之前,许多官吏借进贡之名,对端砚进行额外加征,有的加至数十倍,所得端砚用以贿赂权贵,包公严格按照贡额征收,离任未带一方端砚。
(六)兴文办学
包公治端前,端州仅有私塾或家教,为提升民众素质,包公于城北宝月台创设端州第一所公办学校——星岩书院。地方上的府、州、县学侧重于儒家经典的传授,为科举应试做准备,而星岩书院则学术氛围较为浓厚。
(七)赋诗明志
包公主政端州,曾赋诗以明志,该诗是目前发现仅存史册,唯一传世的包拯诗作。
最早记载包拯诗作的古籍是南宋王象之撰写的《舆地纪胜》(第三十五卷),但只记载了其中的两句“直干终为棣,衠刚不作钩”。清代刘文淇等《舆地纪胜校勘记》,对该诗校正为“棣”当作“栋”,“衠”当作“真”。作为地方史籍,该诗始见载于明万历《肇庆府志》,清康熙《肇庆府志》、清乾隆《肇庆府志》、清嘉庆鉴湖亭藏板《包孝肃公奏议》、清道光《肇庆府志》、清道光《高要县志》和清宣统《高要县志》等史籍均有转载,明代更有陈献章手书石刻藏于包公祠(已佚)。关于诗名,明万历《肇庆府志》、清康熙《肇庆府志》、清乾隆《肇庆府志》等较早史籍均为《题端州郡斋》,清宣统《高要县志》等则为《书端州郡斋壁》。
明万历《肇庆府志》版的诗名为《题端州郡斋》,内文为“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修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仓充燕雀喜,草尽狐兔愁。往牒有遗训,无贻来者羞”[5]。
“万代传青誉,千秋景仰”的砚洲影响
(一)建祠祀奉包公
清宣统《高要县志》载:“包公祠有在砚洲沙东者,相传孝肃掷砚于此。明尚书萧云举为砚洲罗贞门人,其任两广总督时,面属罗贞之子罗万程、罗万象建祠是间,并筑楼五层,以镇羚峡水口。适有旨召萧公回,楼遂不果成。清道光十四年,乡人建楼三层。同治七年拆去其一。”[6]清道光十四年(1834),砚洲举人罗本元等人再次倡议筹建包公祠,得众赞同并捐资献力,仅用11个月又11天便建成,楼层三叠,取名包公祠。砚洲包公祠于清同治七年(1868)重修一次,改为两层,更名包公楼。
1958年,因主建筑已破旧不堪,角亭、翼室残存,包公祠被改作防汛器材仓库。1987年,砚洲人发动社会热心公益人士捐资重修包公祠,于1988年上半年完成主楼两层土建工程,楼内首层于殿堂正中塑包公神像一尊,其余陈设俱全。1990年5月,全面告竣。增建包公楼码头、牌坊及水泥大道,由西江岸边通往包公楼大门口。投资60万元修建旅馆一间,供旅客食宿。
(二)承袭包公民俗
1.鼎湖包公诞
每年农历二月十四,砚洲百姓都会举办鼎湖包公诞,不仅当地民众会用香烛、三牲、水果祭奠包公,珠三角地区的游客也会到砚洲岛参加纪念活动。鼎湖包公诞是肇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主要内容有村民贺诞、宣读祭文、包公派福米、公孙策派《弟子规》、包公出巡、祭祀表演等。
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鼎湖包公诞曾一度中断。虽然鼎湖包公诞热闹隆重,意义非凡,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万人同时前来砚洲包公楼祭拜包公的盛况并非出现在鼎湖包公诞当天,而是在农历五月初九。当时的信众多从广州、东莞、佛山、珠海及香港、澳门等地慕名而来,先在肇庆市德庆县悦城龙母祖庙贺过悦城龙母诞(农历五月初一至初八)后,再集体乘船至砚洲岛为包公贺诞。据砚洲岛长者回忆,那时的五月初九,停靠在砚洲岛岸边的西江红星船与珠江轮常常有近百艘,每艘轮船都载有信众二三百人。
如今几乎无法见到众多船只载信众集体参拜的场面,其原因来自多方面:一是现在交通发达,人们不再选择集体乘船这类方式;二是当年有许多如广州陈娣这样的虔诚信众,为砚洲包公楼做积极宣传,而现在他们大多已年迈或离世;三是肇庆其他旅游景点的出现和发展客观上分散了砚洲岛的部分客流。
2.包公神坛祭
神坛是砚洲岛岛民家家户户不可或缺的祭祀场所,和岛外不同的是,砚洲岛的家庭神坛中,必定会有包公的神位。岛民神坛祭的时间,并非仅在“初一、十五”,只要有诉求,便会举行祭拜。
3.拜包公干爹
为使子孙后辈安康乖巧,将来能够成为如同包公一样正直聪颖之人,砚洲岛岛民很早便有了让孩子认包公作干爹的民俗传统。
当选定适合举行“拜包公干爹”(粤语为“契包公”)仪式的良辰吉日后,岛民会携10岁以上的儿童(10岁以下儿童无需亲临现场)到砚洲包公楼上香,燃元宝蜡烛,奉上水果、肉包、鸡,并让孩子面对包公神像行“三跪九叩”大礼,以完成仪式。已认包公为干爹的孩童,会在每年的鼎湖包公诞到砚洲包公楼拜谒包公,感谢护佑,诚敬孝心。
4.请包公保康旺
在砚洲岛上,岛民常常会将包公像、包公灵符、包公佩件以及被砚洲包公楼的包公大印加盖过章的绢布,带在身上或置于家中,以祈求获得包公的庇佑,消灾解难,身体健康,家族兴旺。
(三)传承包公传说
1.包公掷砚成洲
包公知端州,清正廉明,尽心竭力,其秩满即将离任,百姓欲赠端砚一方以报恩德,包公敬领百姓情义而辞回端砚。当包公乘舟回朝沿西江行至羚羊峡口,突遇狂风暴雨,小舟随时面临倾覆。包公自觉无愧于心,便询问仆从是否做过错事,包兴拿出一块被黄布包裹的精美端砚,称因百姓苦苦央求自己才代为收下。包公夺过砚台掷入江中,江面顿时风平浪静,雨过天晴。不久,包公掷砚之处逐渐隆起一座江心岛,即今日之砚洲岛。
2.翟教授拯溺记
东洲有神庙,祀真武、观音及宋包孝肃。康熙间,东莞诸生翟廷梓者,父蒙孔,任肇庆府学教授。廷梓来省亲,舟至羚羊峡,遇风覆溺。自亥至丑,随波飘荡,心念生平无大过,默祷神求拯。忽跃起,头触孤舟,一老翁携之登,令覆卧按棹。须臾,吐水。翁啖以物,腹遂定。叩翁里姓,称东洲人,姓谢,庙中事神者。时已将曙,翁送廷梓入峡,至黄江墟畔,促使登岸,廷梓请同至父所展谢,翁曰:“吾岂望报者哉。”遂刺船去。当覆舟时,梓同舟尹姓者,善水得脱,至学署,报其事,皆谓廷梓已死,至是悲喜,以为神佑。速令往酬及谒庙,庙内旁立一神像,即舟中所见也[7]。
3.蛟龙卧岛
很久以前,一条蛟龙自鼎湖永安镇沿西江溯流而上,当其游至砚洲岛时便停下来,将头放于砚洲包公楼下休憩。人们相信,龙首至今仍在砚洲岛上。
4.包公镇饕餮
自宋代开始,坊间便流传着包公仙逝后成为神明,掌管世间因果报应的传说。砚洲岛的百姓认为,正是因为包公的疾恶如仇、刚正廉明,使一只曾经贪婪无比的饕餮恶兽,被封印在了砚洲包公楼的楼顶中。
5.神像巡游消旱灾
1946年春、夏间,肇庆多地遭遇大旱灾,并爆发霍乱。当时的砚洲岛百姓疾苦无助,只得求助于包公,以期尽快渡过此劫。在岛民抬包公神像巡岛后,灾情的势头迅速得到遏制,并于入秋时彻底消失。
6.包公神像退洪水
1994年6月8日至9日,广东省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出现特大暴雨,西江、北江水位急剧上涨,湛江、茂名、阳江、肇庆、佛山、广州等6市23县区受灾,整个珠三角都遭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最大洪水威胁。作为西江江心岛的砚洲,自然无法躲避洪水的肆虐。
砚洲岛岛民面对已超出人类可控范围的天灾,惊恐彷徨之余,想起了爱民如子、体恤百姓的包公,便纷纷焚香祭拜。祭拜过后,原本有可能继续上涨的洪水在升至砚洲包公楼包公神像脚底后,开始迅速下降,如同被人喝退一般。
明弘治十八年(1505)的张诩撰《宋包孝肃公新祠记》载有:“端之名宦,每以宋包孝肃公为首称;而公之善政,每以清正为之本。……坐是地方千里,民乐耕桑,水蛋山猺,趋庭向化,端之父老至今传颂之不衰。”可见包拯的善政、廉政对端州影响颇大。砚洲岛作为端州的组成部分,无论是建祠祀奉包公,还是承袭包公民俗,抑或是传承包公传说,皆是包拯执政对地方文化历史影响的有力体现。
参考文献
[1]黄小红.砚渚清风播古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78.
[2]肇庆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肇庆市志[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454.
[3]黄小红.砚渚清风播古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91.
[4]黄小红.砚渚清风播古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97.
[5]黄小红.砚渚清风播古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6-7.
[6]黄小红.砚渚清风播古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175.
[7]黄小红.砚渚清风播古今[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442.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1124/118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