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文化产业 文旅
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当代价值进行研究,阐明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所具有的显性与隐性特点,分析保护与利用农耕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振兴农耕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包括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培育文化认同意识;依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秉承尊重自然规律的理念,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将农耕文化与乡村治理相耦合等。
中华农耕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根基,是世代繁衍、永不枯竭的精神力量,也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中共中央国务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了相应的文件,其中提出要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促进其合理适度利用。深度挖掘农耕文化中包含的优秀人文精神、思想理念以及道德规范,全面发挥出其在教化群众、凝聚人心以及淳化民风中的作用。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从中华农耕文化内涵中挖掘其价值底蕴并探讨实现路径,使其在乡村振兴与发展中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农耕文化,在物态、制度、行为、意识等方面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文化特质。
显性文化
1.物态文化
人类社会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涉及生产资料与人类衣食住行。农业社会中的生产活动方式及产品包含了农耕生产生活各方面的事物,如水利设施、器械、服饰饮食、农居、生活用具等,这些物质内容构成了农耕物态文化。
2.制度文化
由于农业生产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人们在长时间的农业生产中形成的劳动习惯,会影响到生产生活的其他方面,在此基础上秉承“以农为本”的理念建设准则,制定出相应的制度规范乡村社会成员的行为以及调节相互之间的关系,比如土地制度、种植制度、宗族制度、乡村管理制度等。
隐性文化
1.行为文化
在农耕社会中,村落是集合人们的生活及生产的共同载体,在这个由血缘、地缘构成的社会空间中,人与人之间较为熟悉,因此,传统的乡村是“熟人社会”。道德是人们维系关系的纽带,德治为村落治理的重要方式,所产生的一些行为规范,如尊老爱幼、吃苦耐劳、遵守公德、守望相助等,也渗透到农耕文化中[1],在这些行为规范中形成的礼俗及人际交往习惯,构成了农耕社会隐性文化的一部分。
2.意识文化
在农耕社会中,人们按照血缘关系聚族而居,这也让农耕文化具有集体主义内涵,乡村成员的家国情怀建立在对村落集体的归属感与认同感上,进而再逐渐发展和上升到对民族、国家的认同。因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空间的影响以及农业生产的需要,人们在意识活动及社会实践中产生了由主体因素组成的文化层,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种族性格以及宗教信仰等,成为乡俗社会隐性文化的另一部分。
中华农耕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有助于塑造乡村形象
农耕社会中的传统美德、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风俗习惯,构成了独特的农耕文化。我国农民一直是同族人群居生活,随着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合,产生了如祭祀、伦理、宗族、耕读及节庆文化等,各种文化间相互融合,形成了朴素的价值观。农业文明所衍生出的农耕文化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生产生活实践的延续,是其传承至今的一种文化形态,应时守则、和谐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农耕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并起到了约束个体行为、维护乡风民俗的作用。传统美德在当前乡村发展中同样具有重要的作用。基于传统文化提升及发展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能够保留乡村的底蕴及本色,以免乡村在发展中失去优秀的文化基因。
为乡村振兴提供价值引领
首先,在乡村振兴中,农耕文化可以为其提供能量源泉,以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大力弘扬农耕社会中勤劳、孝亲、淳朴、善良等传统美德,营造和谐的乡村氛围。其次,农耕文化影响着乡村振兴的方向以及高度,关系着乡村振兴的效果以及质量。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促进价值导向引领与生产经济盘活的有效实现,乡村社会的生态、组织、人才以及产业的振兴,都应建立在文化振兴的基础上。繁荣的乡村文化可以产生较强的感染力,起到凝心聚力的作用。最后,农耕文化包含的如“耕读传家”等正统伦理观念有助于引导乡风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机制体制,优化乡村治理效果,促使良好的家风、民风、文明乡风形成,如摒弃封建迷信、节约资源等。另外,农耕文化中“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关系”的理念,有利于形成绿色生产及生活的方式,约束人们的行为,促进乡村生态发展[2]。
有利于建立情感纽带,吸引人才
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乡俗社会中对人们生产生活的渗透性较强,促使人们形成了根深蒂固的道德观念,尤其是“顾家”“孝亲”的传统伦理思想根植于乡民的心中。中华儿女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这种情怀建立在由血缘与地缘构建的社会空间结构基础上,心系家乡的“乡愁”是维系乡俗社会地缘关系的重要精神依托。在乡村建设与振兴中,“乡愁”成为新的驱动力,以情感纽带带动人们返乡参与建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吸引、留住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
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底本
中国农耕文化是农业社会文明的产物,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它贯穿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和发展的始终。在几千年的社会活动中形成的连绵不断的农耕文化,蕴含着大量中华优秀文化基因,且在不断的创造性转化及创新中得到发展。农耕文化蕴含的创造力以及追求“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和谐理念,与“天下大同”的奋斗目标,支撑中华民族不断走向发展之路。如今的乡村建设日趋多元化,但农耕文化仍是乡村建设的思想养料。弘扬农耕文化,是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发展底本。
农耕文化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农耕文化保护及传承意识较弱
当前,人们对中华农耕文化的关注度不高,对其的保护与利用存在不足。农村建设过度注重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笔者曾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地区状况”的调查中发现,由于城市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乡村群众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方式日趋城市化。乡村群众虽然对农耕文化普遍持肯定态度,但认为需要对农耕文化进行保留且发扬的村民仅有30%左右,他们的理由是“农耕习俗与科技时代不相适应”。由此可见,乡村本土人员对于农耕文化的重视程度并不高。
农耕文化竞争力较弱,没有形成产业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机械化的应用,导致现代化大机器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制作,乡村地区的传统手工艺品失去了市场竞争力,影响了农耕文化的广泛传播。除此之外,在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农业文化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农耕文化产业化市场并未形成,一些具有文化价值的乡俗产品无法被大众熟知,在时代发展浪潮中受到网络文化的冲击,市场竞争力较弱,缺少传承空间。
缺乏科学合理开发,农耕文化利用不足
现阶段,对于农耕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刻不容缓,但其在结合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共同发展和形成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活态保护机制方面还存在不足。笔者在调研中发现,在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个别村落,由于发展理念过于“去农化”,对当地农耕文化价值的开发利用较少,未深入探索其价值及社会功能,对农耕文化缺乏重点保护以及合理利用,造成农耕文化资源流失。另外,一些地区开发农业资源只是简单地复制与仿造,僵硬地照搬农耕文明的物态特质,停留在观看农具与贩卖农作物的浅层次阶段。
中华农耕文化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探讨
加强农耕文化保护,培育文化认同意识
农耕文化是农业生产长期实践产生的智慧结晶,具有丰富的内容,对于乡风、家风、民风的培育具有积极影响,发挥着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首先,乡民族谱、村落建筑、生产农具、传统技艺等承载着农耕文化的精神底蕴,应加强对这些载体的保护和修缮,达到修建牢固乡土文化文脉的目的。通过搜集整理有关史料编著村志、村史,建设乡村文化地标,在激活乡俗文化的同时让乡民对历史有更直观的感受,提升文化认同感,引导村民形成保护与传承中华农耕文化的行动自觉意识。
其次,在城乡中开展农耕文化宣传与创作。在城乡中宣传农耕文化,通过宣传标语、公益广告、艺术作品等形式,赋予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让城乡人员,尤其是城市居民进一步认识农耕文化,了解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感悟中华农耕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节庆是农耕文化的一种表现形态,可以利用传统节庆,深入挖掘民俗演艺资源,组织开展相关的节会活动,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农耕文化的内涵[3]。
依托农耕文化资源,推动农村产业融合
农耕文化包含了传统农业经验以及耕作理念,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具有借鉴意义。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农村融合发展能够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全新的动力。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中,应秉承美丽乡村建设理念,围绕农民增收目标,依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资源,举办农村文化展览,开发农村旅游特色项目,推动产业融合,引导人们参与项目建设,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产业升级和利益共享。
在充分了解农耕文化丰富内涵的前提下,挖掘中华农耕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教育价值,发挥农耕文化优势,创新乡村产业模式。可以搭建示范教育基地、农产品展览馆、农业科普园等平台,延伸产业链,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农耕文化内涵,提升人们对农耕文化的认同,促进乡村新业态的发展。
尊重自然规律,科学发展绿色农业、智慧农业
中华农耕文化中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遵循自然规律,传承农耕文化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当代国内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如农产品安全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其中最为严重的就是没有把握、顺应和利用农业节令和时序。“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春耕秋收的自然规律是农耕传统文化的体现。遵循自然规律,有利于农业领域多样化发展和保障生态环境。技术革新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提高了农作物的生产量,但传统的农耕种植规律与现代化社会发展并不矛盾。为了促进农业的长远发展,应参考传统农业生产中的经验,正确对待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开展农耕活动,科学发展绿色农业。传统农耕技术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智慧农业为传统农耕提供了技术支撑,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土地生产效率,还可以优化生产方式,保障农耕收益,降低农耕风险。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农耕文化与乡村治理相耦合
乡村治理要加强对中华农耕文化的运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促进德治和法治、自治结合,推动乡村治理工作的开展。在“熟人社会”的现实背景与传统思想的影响下,德治成为乡村治理的基础。优秀的农耕文化是农耕生活与儒家思想结合形成的,是乡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与行为模式,是被不断传承的生活风俗习惯,其有着深厚的道德与情感基础,受到了人们的认可。将农耕文化融入乡村治理工作中,可以促进“德治”的落实,用道德力量规范行为,结合乡村实际,运用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底蕴,制定乡村的规范及约定,充分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并使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以“德治”推进“法治”。同时,还要加强法律普及工作,将法治和德治进行有效的结合,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还可以建立非物质农耕文化遗产保护平台,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农耕文化,提升乡村归属感,助力乡村振兴。除此之外,可以将农耕文化融入日常娱乐活动中,实现寓教于乐,丰富村民的生活,提升治理的效果[4]。
农耕文化“不仅不能丢,而且要不断发扬光大”。中华农耕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推进乡村建设与发展中具有当代价值与积极意义。特别是当前农业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更需要秉承绿色发展理念,营造延续农业文化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在重构传统农耕文化中剔除落后的文化因素,保存与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中华农耕文化精神,使传统农业文化释放更多的能量赋能新时代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王艳.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20(01):56-58+65.
[2]钟岩,李波.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构[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87-91.
[3]罗文斌,陈果,王雨薇,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耕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分析[J].农业展望,2021,17(06):80-84.
[4]张潇潇,王修平.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耕文化的旅游活化利用路径研究——以浙江省松阳县为例[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20,33(05):23-25.
责任编辑:史偌霖
原文地址:http://whcy.cnhouji.com/html/2022/0706/11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