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心领航(霖夕心理) 心理百科 心理健康
精神科急诊室在下午时分显得格外安静而忙碌,直到一群人的涌入打破了这份宁静。警察、120急救医生以及几位焦急的家属推着一个轮椅进来,轮椅上坐着一个年轻女孩。她长发遮掩着脸庞,低头沉默不语,左手腕上缠绕着厚厚的绷带,渗出的血迹让人心惊。陪同的一位阿姨表情冷漠地向医生说明情况:“她发精神病了,你看有没有办法治?”女孩听后抬头,泪流满面,哽咽着向医生求救:“我是疯了吗?救救我!”
经过医生询问,事情逐渐明朗。这位22岁的女孩,在家人眼中总是制造麻烦,经常因小事与家人或朋友争吵。今天,她因再次闹事而被母亲报警,对峙中她拿刀割腕。母亲心力交瘁,认为女儿得了精神疾病,于是将她送至医院。
在医生的耐心劝导下,女孩和母亲同意入院治疗。随后,女孩向主管医生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她自幼体弱多病,父亲长期外地工作,母亲性格强势且情绪化,对她既溺爱又管教严格,经常打骂。小学时成绩优异,但进入初中后成绩下滑,母女关系日益紧张。她情绪起伏不定,时而开心时而暴怒,内心空虚迷茫,常通过暴饮暴食或酗酒填补空虚,痛苦时则自残。家人曾带她断断续续心理咨询,但效果不佳。成年后,她交往的男朋友都相处不久便分手,无法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经过医生详细的问诊及进行了筛查量表检验、人格测试及一系列实验室检查,医生诊断女孩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简称BPD)。
据研究显示,BP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7%至3%,而在接受精神疾病治疗的患者中,这一比例可高达15%至20%,其中75%的患者是女性。更令人担忧的是,约50-80%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会发生自残行为,最常见的方式是用锐利物割划身体;60-70%的边缘型患者曾在人生的某个时刻尝试过自杀,大约10%的BPD患者死于自杀。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四大特点
1.人际关系不稳定:就像天气一样,说变就变。患者与他人的关系时好时坏,尤其是亲密关系。他们既害怕被抛弃,又常常因为害怕亲密而推开别人,陷入一种矛盾与挣扎之中。
2.情绪极端易变:上一刻还在争吵,下一刻就变得抑郁寡欢。强烈的愤怒爆发还可能导致暴力行为,让周围的人感到困扰。
3.自我认知模糊:患者对自己的认知就像是一团迷雾,价值观、职业选择等常常发生变化。他们经常感到内心空虚,无法真正理解自己的价值和目标。
4.冲动行为频繁在情绪激动或失望时,患者可能会采取一些冲动而危险的行为,比如滥用药物、暴饮暴食、购物成瘾或自残等,以此来寻求短暂的安慰或逃避现实。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那么,为什么会有人患上这种心理疾病呢?原因其实很复杂,涉及遗传、环境和脑部异常等多方面因素。比如,患者的亲属中可能有较多患有心理障碍的人;患者早年可能遭受过情感忽视、过度保护、分离、性虐待或精神虐待等创伤;还有研究显示,BPD患者的大脑某些区域容积减低,可能与情感不稳定和冲动行为有关。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1.心理治疗:辩证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察觉自己的想法、感受、情绪等,学会表达和满足自身需求,减少无助感和空虚感,建立正确的情绪宣泄方式。
2.药物治疗:药物可以帮助缓解BPD患者的情绪症状,如抑郁、焦虑和冲动控制问题。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会被使用,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以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住院治疗:在严重的情况下,住院治疗可能是必要的。这可以确保患者的安全,提供更密切的监护和治疗,以缓解患者的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
4.家庭和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对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参加支持小组或康复项目也可以为患者提供社交支持和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挑战并重建生活。
主治医师向女孩解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具体情况,并强调这是一种可以通过综合治疗得到改善的心理状况。医生为女孩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心理治疗、必要时的药物干预以及家庭成员的支持教育。起初,治疗过程充满了挑战,女孩需要不断地面对和克服内心的恐惧与不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女孩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理解了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开始建立起更为健康的人际关系模式。
治疗是一个漫长且充满波动的过程,但女孩表现出了极大的勇气和毅力。几个月后,她的症状有了明显的减轻,她能够更有效地处理生活中的压力,与人交流时也变得更加自信。尽管她明白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影响可能会长期存在,但她已经准备好用所学技能去迎接生活的每一天。她找到了一份符合兴趣的工作,人际关系也有所改善。最重要的是,她学会了关爱自己,对未来抱持希望,即使前路依旧充满未知,但她已经不再孤单,因为她知道有专业的医疗团队和亲朋好友始终站在她身边给予支持。(华声在线 作者:长沙市第九医院慢性精神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王慧玲)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cnxlh.com/html/2024/1109/1118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