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心领航(霖夕心理) 心理百科 亲子关系
一边是离开家庭庇护,开始自由生活的孩子;一边是失去生活重心,不断焦虑忧心的父母。
——————————
“你怎么跟父母说话呢”“说了你们也不懂”“谁家孩子像你这样”“早知道不跟你们说了”……开学刚一个多月,对于很多大学生及其父母而言,这样的对话并不陌生。
一边是离开家庭庇护,开始自由生活的孩子;一边是失去生活重心,不断焦虑忧心的父母。隔着遥远的距离,语言文字本是唯一的纽带,但许多迈入大学校门的学生,却产生了相似的感受——为什么上了大学后,和父母的沟通变难了?
“沟通变难了”
刚入学没多久,来自济南某大学的大一新生牛建雨就感到了有些不适应。这是她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不熟悉的环境,不简单的课程,不习惯的饭菜……最令她无所适从的,是妈妈不在自己身旁。一切都没有了实时听众。
牛建雨试着跟妈妈“煲”电话粥,每天都要“煲”至少两个小时。“以前在家,哪怕打个喷嚏,妈妈都能马上听到。但现在我们都看不到彼此在做什么。”尽管每天分享照片,雷打不动地视频聊天,但依旧“不一样”。
不长的通话时间,只能留给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被滤去的那些“喷嚏”,也带走了牛建雨触手可及的安全感,“和妈妈的沟通好像变难了”。
有段时间,牛建雨因想家吃不下饭,每日的伙食费不超过10元。但在电话中告诉妈妈时,却被批评“矫情”,母女俩因此还闹了不愉快,“她希望我能独立坚强一点。”牛建雨惆怅地说。
“爸妈觉得我很坚强,所以也不怎么过问我。”福建某大学学生黄艺宁结束了一天的课程,疲惫地打开手机,刷了刷没有更新消息的家庭群。
对于大二的黄艺宁来说,大学生活早已步入正轨,压力和烦恼与日俱增,但此消彼长的是与父母的联系频率,“大一每周还能打两三次视频,现在几乎一周也打不了一次”。
她打小自理能力就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父母眼中不需要操心的“坚强”孩子,“但其实我挺脆弱的”,黄艺宁说,“只是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说”。
曾有几次,她鼓起勇气给父母发过几篇“小作文”,长长的心事盛满了聊天框,但都“没什么下文”。久而久之,“已读不回”或是几个简单的表情包,就成了她和父母聊天的全部内容,“和他们交流是很困难的一件事。”黄艺宁说。
“沟通变难了”也是不少家长的心声。一提起儿子,来自海南的陈惠兰就有些发愁,去年刚考上某985大学的儿子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学习从不让人操心,就是不爱和父母说话。”陈惠兰说,以往在家还能面对面交流,但上了大学后就“不见踪影”,“从来只有家长给他发消息,几乎没主动问过我们,真不知道他发消息是不是按字收费!”在9月台风“摩羯”登陆海南时,儿子也没有一句问候,这让陈惠兰“有些心寒”。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亲子沟通的问题,往往不是起于大学,而是取决于之前的沟通模式,这种模式在孩子离家后也会延续。但上大学带来的改变对双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像台风来袭时,地基结实的房子不太容易出问题,但如果地基本来就不坚实或存在问题,那台风势必会带来更大的冲击。”
错位的沟通带来恶性循环
除了物理距离导致的“沟通难”,心理层面上的“难沟通”也是很多学生和家长的困扰所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今年的一项调查显示,40.4%的受访青年觉得成年后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变少了,而63.5%的受访青年认为与父母有代沟,难以沟通。
黄艺宁对此深有感触,今年过生日时,她难得地拍了一组“美照”发在朋友圈,没有屏蔽任何人,“这组照片对我来说是很美好的纪念,我想跟大家分享这份喜悦”。
然而她等来的却是父母劈头盖脸的数落,“爸妈指责我照片中的穿着不够得体,其实那只是一条吊带芭蕾裙。”父亲甚至发了几段60秒的语音并要求她删除朋友圈,双方最终不欢而散,“我觉得他们太封建保守了,无法理解我,我也无法理解他们”。
虽然常有代沟,黄艺宁也有想寻求父母帮助的时候。偶尔学习倦怠时,她想跟父母撒撒娇,得到一些鼓励和安慰。“但也就是心里想想”,黄艺宁说,她知道自己“不走心”的“吐槽”会引发父母“走心”的焦虑,“他们肯定会说你要好好读书,然后自己干着急,也帮不上什么忙”。
在经历过几次与父母的争执后,上海某大学大二学生韩心怡总结出了自己的心得:“只聊生活,不问建议。”因为“寻求帮助反而会吵架”。曾经学业压力过大时,韩心怡也想从父母那里得到一些宽慰,但最后往往都变成说教,“他们会让我克服困难,说人生路上有种种挫折很正常,我还要多努力。”有时父母还严肃地指导她该如何做,“但我只是希望他们表示一下支持。”韩心怡叹气道。
这样错位的沟通在学生与父母间并不少见,在汪冰看来,当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需意识到“不是要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要陪孩子解决问题”。忽略提供情绪价值,一味给予建议的方式,在某种程度上“矮化”了孩子,“作为一名大学生,可能最不想被父母视作小孩子。其实,学生需要的并不是一个帮他解决问题的人,而是听他分享、陪他解决问题的人。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信任。”
汪冰说,很多父母看孩子背的包重,就想“一把抓过包来背在自己身上”,把孩子的负担变成自己的问题,“但尊重孩子的成长,就是看着孩子背起他的包、负他的重、走他的路。”学生不愿意告诉父母发生了什么,就是因为父母的担心会让自己内疚甚至更加焦虑,感到是“我的问题影响了你的生活”,这样反而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造成恶性循环。
“成长,就是把属于孩子的人生还给他。”汪冰说。
表达与理解同样重要
尽管与父母的沟通存在困难,但“要沟通”仍是几名学生的共识。
“有效的沟通能让家庭关系更和谐,互相都能体谅对方、理解对方,不至于觉得只有自己委屈,从而责怪对方。”韩心怡说,对她而言,有爱的家庭就是自己的支撑和后盾,不仅能让她上学的心情稳定舒畅,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学业压力。
黄艺宁也常常盯着自己发送的“小作文”陷入沉思,“我觉得妈妈不是没有看,她只是不知道要怎么说。”黄艺宁解释,每每争执过后,妈妈总是主动问她“吃饭了吗”“上课了吗”,“可能这就是中国父母的表达方式吧。”黄艺宁笑着说,但她也希望妈妈能直面自己的心声,给出正面反馈而不是避而不谈,“每当我们和好时,爸妈觉得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但我心里没有过去”,她说,“希望爸妈也能勇敢表达出来”。
儿子“迟来的表达”也令陈惠兰记忆深刻,“高三时他有次数学没考好,他爸爸说了些重话,孩子当时没什么反应,我们也就没放在心上。”但没想到,直到一年后的大一暑假,儿子才坦言爸爸的那次批评令他受伤。
陈惠兰说,作为双教师家庭,她和丈夫特别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没想到还是在无形中伤害了儿子,孩子的这份表达竟隔了这么久,“不知道他憋得有多难受,希望他以后也能跟我们及时表达出来”。
然而,“要表达”也须“会表达”。在向记者讲述时,不少学生都能以“我”开头表达情感诉求,坦诚而真挚。但当他们复盘与父母的聊天记录时,发现双方无不以“你”开头,指责对方的过错与伤害。
汪冰指出,沟通中的冲突就像冰山露在水面上的部分,水面下隐藏的往往是冲突的原因,是双方受到的伤害、失落的情绪以及那些未被满足的需求。“孩子喜欢逞强,父母也喜欢逞强,双方都不会示弱,都表现出自己最强悍、最负面的一面,不想被对方看见自己的软肋。”
他建议,改善沟通技巧,可以将“你不要自作主张”换为“当你自己做决定时,我感到有些担心,因为我希望能帮上忙”,将“你不用管”换为“我想先试试自己去解决”,将“你出去为什么不报备”换为“我很担心你的安全”……汪冰说,示弱不是丢失个性,只是“把我的感受告诉你”,“当父母与孩子都能成为对方的容器,接住彼此的情绪时,大家都有释放的空间了。”
汪冰也希望大家能意识到沟通的目的:“沟通不是为了论输赢对错,也不一定是为了达成一致,而是为了了解彼此的想法。”
(应受访者要求,黄艺宁、陈惠兰为化名)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cnxlh.com/html/2024/1030/109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