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产业经济
走进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龙门街道红磊家庭农场,映入眼帘的是近40亩的绿色黑麦草,但这并不是农场的“主角”。不远处,7个白色大棚依次排开,大棚里密密麻麻蹦跶着的蚂蚱,才是“带领”养殖户走上致富路的“金主”。
2017年,军仓新村拆迁上楼,作为年轻党员的陈海磊,在乡村振兴热潮的鼓动下,下定决心辞掉了在外的高薪工作,一心回乡创业,他利用村庄原场院地、池塘发展了自己的家庭农场,搞起了特色养殖。
“什么特色产业适合本地,同时又投资小还收益快呢?”为了找到答案,陈海磊通过“互联网+实地考察”的方式,将目光锁定了“蚂蚱养殖”。
他发现蚂蚱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为大家餐桌上的一道美食。而且,养蚂蚱投资小、收益快、风险也低,市场需求量大。发现了商机,陈海磊说干就干。作为蚂蚱养殖的小白,他上网自学扣大棚、种草、帮蚂蚱产卵等养殖技能,终于,自己的第一批蚂蚱养殖棚建立起来。
当然,创业之路并不容易,建立的第一批蚂蚱养殖棚因设施不完善,大棚的温度掌控不好,蚂蚱的活跃度不高,从而影响了蚂蚱的进食量。这不仅影响了成虫的质量,还拉长了成熟的周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陈海磊又开始全国各地“取经”。陈海磊向记者介绍:“通过与一些养殖户交流,我学习到养殖蚂蚱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好大棚内温度和土壤湿度,当大棚的温度控制在25℃-32℃,空气湿度在90%,此时蚂蚱的活跃度最高,进食量也会增大。”
如今,在陈海磊的蚂蚱养殖基地,“袖珍棚”变身占地一亩的大棚,大棚周边围着透气的纱网,纱网内是密密麻麻的黄褐色蚂蚱。蚂蚱每天进食6000多斤黑麦草和墨西哥玉米草,成熟周期从原来的一年收三茬变成了收四茬,每年可收获大概20000斤蚂蚱,年收益可达30万。
通过近年的发展和铺垫,陈海磊已经从单一的蚂蚱养殖发展到了当前的“养—制—存—销”于一体的蚂蚱养殖2.0版本产业链。陈海磊还申请了自己的商标,建起了冷库,发展小包装油炸蚂蚱半成品加工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为了扩大销量,他利用微信、抖音等平台进行推广售卖,蚂蚱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在壮大自己的特色养殖基地的同时,他不忘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召集村里的村民到农场打工,为他们做技术培训,创造了20多个就业岗位,每月工资达3000元。
“红磊合作社的蚂蚱养殖是军仓新村探索出的村民致富新路径。为扶持辖区合作社的发展,我们成立了共富工坊,统筹周边劳动力资源,主动与红磊农场等合作社对接,承接它们的外包项目,一方面让周边村里的劳动力可以靠打零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帮助合作社提高了生产经营效率。”龙门街道人大工委主任王万刚说。
如今,龙门街道军仓新村的蚂蚱、小龙虾等特色养殖产业发展势头正劲,特色种植、养殖开始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龙门街道党工委书记孟祥振表示:“接下来,我们龙门街道将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带头作用,带动更多群众发展特色产业。我们也将持续做好指导服务,制定培育方案,大力培植特色农业和品牌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1025/1091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