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最美村镇

盐商古村:记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镇段河村

2024年10月15日 21:44

段河村

段河村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泽州县南岭镇的西北部,地处太行山谷地,距乡政府驻地4km。总面积2.19km2,有耕地0.16km2,全村66户165人,村小人少。其产业是传统农业,主要种植柿子、甜杏等经济作物。段河村依山傍水,底蕴丰厚,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村中遗存下来的古建筑有西阁、龙王庙等30余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历史文化名村。

2014年11月17日,段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现为自然资源部)、农业部(现为农业农村部)、国家旅游局(现为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2017年1月,段河村入选第五批山西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9年1月21日,段河村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整个村庄环山而建,运用山势的天然屏障,不着人工痕迹。高岭、骆驼岭、熬凤岭绵延起伏,相互映衬。段河村的地势非常巧妙,小小的村落被三大岭环绕,竟然形成一处宝地。高岭有腾龙之势,负阴抱阳,背山面水;高岭与骆驼岭为段河村阻挡寒气,温泽古村;段河村南面的熬凤岭又有“朝山”砂势。季节性河流穿过村落蜿蜒而行,像丝绸般顺滑,将整个段河村包裹其中,如同一颗璀璨明珠,在群山绿野之中熠熠生辉,由此造就了段河村独特的美景和生态环境。每当夜幕降临,整个村落古朴、幽静,凝聚了大美太行之气。

群山绿野

青瓦房檐

“东有神驴冢,西有银砂洞,南为二龙戏珠珠,北是二柏盘龙树。”这便是段河村的景致。何为神驴冢、银砂洞,又何为二龙戏珠珠、二柏盘龙树,村中景致与传说故事相配,越发有趣,一个个传说故事让小小的村庄神秘起来。

关于“神驴冢”,就不得不提及段河盐商发家的传说故事。传说中的某天,天色渐晚,段姓盐商趁着月色,匆匆赶路,路遇一小山沟,里面出来一头小黑驴,一直跟着商人回家,回家后才发现,小黑驴背上驮着的竟然都是金元宝。自此,小黑驴早出晚归,次次都为盐商驼回金元宝,不久便累死了。盐商十分伤心,便在自家对面的山上,埋葬了小黑驴并为其修了一座坟冢,坟墓前栽了一棵大柏树,树木茂盛,长势高大。这便是传说故事“神驴冢”。

在段河村村西的山上,过去有个藏兵洞,从洞外向里看时,洞内银光闪闪,因此得了一个美名,便是“银砂洞”。

至于“珠珠山”,原是村南的熬凤岭,整个山体前低后高,形似一只大蜘蛛,人们唤“蛛蛛山”“喜蛛蛛”,有吉祥之意,取谐音“珠珠”。而高岭与骆驼岭如同两条巨龙一般,相盘与“蛛蛛山”,因此便有了“二龙戏珠”之称。

传说,每到寒冬,景色萧条,无任何遮挡的两大山脉越发形似巨龙,而山后的两棵大柏树,正好位于龙尾之上,由此而成“二柏盘龙树”。

段河村何人所建,村名缘由,又有何故事。据了解,明朝中期,段氏族人在此建庄,段氏三兄弟从坚水村搬迁至段河村,挖土窑、修田地,繁衍生息,就此安定下来。而后建立规章制度,教化族人,渐成村落,如今,段河村仍以段姓为大姓。由于整个村庄位于季节性河流干河滩之上,故名曰“段河”。也正因此,水源对于段河村而言,却是十分短缺的资源。清朝时期,为了解决吃水问题,段河村内还打了近百眼的井窖。

段河村是明清时期最为著名的盐商之地。明末清初,段河人段成烈娶妻,妻子刘氏娘家的家底颇丰,两姓联姻后,女方带来了一笔巨额财富。而段成烈自己也在经营着送炭生意,经过努力,事业小有成就,成为一方富户。此后,段家在妻子娘家的帮助下,成功取得了泽州府盐商资质。自此,段成烈开始了以盐谋生之路,渐渐生意越加兴旺,垄断了泽州五县的盐务。

段家在打理泽州盐务几十年后,积累了不少财富,便开始盖屋建院。盐商大院直至其曾孙段永太时,才修建得足够完善。其位置在段河村的东隅,棋盘院落,上栋下宇,宏伟瑰丽,宽敞无比。最令人感叹的是,段家人在修建盐商大院上,考虑十分周全。他们还在古宅大门之内、于二门之外、下水道之上,修建了赏河楼,供其族人欣赏河流奔腾之美。

二层砖木结构民居

走进段河村,人们都会被村中古建所吸引,虽有些斑驳,但并不影响它曾经的富丽堂皇。房檐上的构件装饰精致华丽;古朴的院门上,铜铺首精美且厚重,尽显往日的富贵;匾额、碑文、题记默默述说着段河村的历史文化。

如今,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古建筑也略显沧桑斑驳,虽鲜少有人居住,但还是遮挡不住那藏在时光碎片里的韵味。段河村的民居古建筑大多是明清遗存下来的,部分也有民国时期的建筑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建筑。其分布紧凑,饶有韵味。段河村顺山势而建,呈以东西方向贯通,依据自然地势,村落中有三处居住建筑组团,颇有规模。其中的古民居多坐北朝南,院落以四合院为主,或两进,或三进,以平行、丁字结构连接,极具山西传统民居特色。

据了解,段河村现有保存完好的古院落有30多处,建筑类型多样,用途广泛,民居、庙宇以及文化场所等。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段河村的盐商大院。

盐商大院是建于明代时期的民居,为二层砖木结构的建筑,整个院落呈棋盘状,又称盐商大院为棋盘院。院落中所铺的均为青砖,屋檐上皆为青瓦。院中的石雕、砖雕、木雕比比皆是,可谓鬼斧神工,目之所及,令人惊叹,有着“一寸十八钻,一尺石头一尺缎”的美誉。昔日的门窗雕花虽落了些许的颜色,但还是惊艳于人。门楣上的匾额,落有“瑞裡恪业”,寓意“财源广进、恪守家业”。据说,盐商大院建设之时正是盐商发展最为兴盛的时候。

盐商大院碑记

段家发迹后,不忘前人相助之恩,便制定了一项不成文的规矩,便是凡向段家借款之人,债款达20年以上,无力偿还者,即可免除。在《晋义贾传》中有记载,清朝康熙年间,有一范姓的商人,在洛阳经商时,向段河老乡借了一大笔钱,但后期所经营的生意却处于亏本状态,因此一直无力还上段家的钱款。幸得后生崛起,商人拿着钱去段家还债时,段家却说并没有向他借出过钱财,故没有还债一说。

然而,段家的义举并非这一项,自己发家后,并不忘福泽百姓,由此可见段家能够成功是有原因的。据说,段家以细条青石为主,修建了丁字街。此外,在大门外街道上还修建了三处护院门楼,在丁字街西、院门路北以及河道北岸等处。从段河到裴窊有一段陡峭狭窄的上坡路,村民每次通过时都心惊胆战,于是,段家便雇人修路,用平整青石修建了长1500m宽阔、平坦的盘山便道,方便村民行走。由于段家在不断地架桥修路,为民造福,这也使得段家名声大噪。

当年那位被段家拒还钱财的范姓商人,为报段家的恩情,便使人将河南登封少林寺到南崿岭口的一段艰难险峻之路,雇工人历时三个多月,修成1500m左右平坦、宽敞的大道,并立碑篆字,将其善事归功于段家之上,为不让段家发觉,特写道:“段子名润色,山西泽州人也。贾于洛,客岁贸迁,路经其地,辄发善念,辄任厥修……山径之蹊涧,今成履道之坦坦,阔则十有余尺,长则五百余丈。”这一段义恩之事,发生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

段家重信义,古语道,“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信誉之重,方可兴百年”,段家就是这样成就了家族几百年的荣誉。据考证,段河盐商曾是古泽州地区唯一经营食盐的商贾。尽管段家一直秉持着诚信大义之道,将盐商生意经营得如火如荼。但还是没有逃脱衰落之象。清朝末期,朝廷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命令收回各地县盐引。自此,盐商便不再是一件美差。那段时间,各地的盐商苦不堪言,富极一时的盐商纷纷没落。

段氏族人不仅是盐商恩义家族,举发家富村之道,以文化人,传承诚信道义,后辈代代相传,形成家风,继而影响一村乡风。

柴火月饼

此外,段河村还有一道美味,便是我们常见的月饼,但此月饼又与寻常月饼不同。“柴火月饼”由段氏家族纯手工制作而成的。据段家村民说,“柴火月饼”起源于明清时期,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当地还有一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十一备柴火,十二去发面,十三十四打月饼,十五献月明”,在泽州县南岭乡段河村已经流传了数百年。“柴火月饼”历史悠久,制作很是讲究,是段河村的一道特色风味,段河村人也叫它为“长寿饼”。

段河村是沁河沿岸的古村落之一,它的历史文化底蕴之厚,犹如一本书。如今书页已略显泛黄,但其记载的段河村以及整个泽州县的民俗文化却是永久地保留了下来。小小的古村,承载着悠长的历史,随心步入其中,长街短巷,青石板路,满眼的沧桑感,满心的厚重感。若用心细品其中味道,仍然能从其中感受到段河村当时富足的程度。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1015/106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