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产业经济
镜头回放:
“这几年,我们村里的变化可大了,用上了冲水马桶和热水器,上厕所不用到外边去了,我们的房子搞起了农家乐,游客都说在这里住着舒服、饭菜好吃、歌舞好看、有民族味,村里挣了钱给我们分红不少。”这封情真意切的信,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的17名村民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座海兰江畔的村庄,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的9年里迎来了巨变。
兴产业、树品牌、美乡村,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近年来,吉林省延边州和龙市东城镇光东村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从产业单一、贫困落后的边疆小村,一跃成为产业兴旺、物阜民丰的旅游网红打卡地。延边稻米“身价”翻倍,民俗文化弘扬,百姓安居乐业,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产业兴农 增收有“稻”
习近平总书记与光东村村民亲切交谈。他指出,检验农村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要通过多种途径着力构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机制。光东村牢记嘱托,因地制宜,充分挖掘特色资源优势,走出了一条绿色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与特色民俗文化相融合的发展之路,一改昔日的面貌。
2011年之前,光东村还是不起眼的“空心村”,更看不到年轻人。返乡创业青年、“85后”杨丽娜觉得这个村子是个“风水宝地”:一望无际的稻田、能歌善舞的朝鲜族阿姨,还有拌饭、江米鸡、冷面、打糕等朝鲜族美食。她发现,来长白山的游客更多只关注自然风光,却没有机会了解和体验少数民族风土人情,有些可惜。“无论是田园风光还是民族风俗,光东村都值得被更多人看到。”杨丽娜说。
返乡创业从经营朝鲜族民宿开始。刚起步时,乡亲们都在看热闹,他们不相信一个20多岁的姑娘能干出什么事业。现在光东村有60多家民宿,是杨丽娜挨家挨户、多次拜访的成果。用了近3年时间,村里闲置的校舍、民房被改造成了白墙青瓦的朝鲜族餐厅和民宿。
有了餐厅和民宿,如何吸引游客?杨丽娜一边去全国各地考察学习,一边结合地域特色进行尝试。她还整合了光东村万亩生态水稻资源,打造了一系列稻田文旅体验项目,修建观景台、种植巨幅稻田画、开动稻田小火车。
创业满一年时,杨丽娜已经与5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营业额近60万元。最忙的一天,村里来了1000多名游客。杨丽娜至今记得,当时村里的老支书拄拐站在村头,看着往来游客,对她竖起大拇指。
据光东村党支部书记金宪介绍,近年来,该村聚焦现代农村田园旅游,采取“村集体+企业+村民”的运营模式,形成“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民宿”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该村打造了面积达1万平方米的水稻观光园,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使水稻园变成了立体装扮的景区式田园,同时整合村内闲置房屋,仅一期共建成60个不同主题风格的特色民宿。特色民宿,稻田文化、农耕体验、亲子娱乐,乡村旅游的机会,光东村抓住了。外地游客慕名而来,近年来,光东村累计接待游客28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000万元。
这些年来,光东村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成了全国有机大米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环保认证的有机大米基地。稻米价格从过去的每公斤8元,卖到了现在的每公斤15元,带动300多户村民一起致富。2023年,光东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44万元,较2015年增长了17倍;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万元,较2015年增长了2.6倍。
厚植品牌 赋能增效
“光东村的发展思路是三产带二产促一产。”金宪说,“我们要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把游客吸引进来,这样水稻的加工产业也会顺势发展,也可以在游客比较集中的饭店、民宿等地方集中展示、售卖我们的大米。来的游客到这儿既可以消费,又能看到朝鲜族的民俗特色,我们则借此提高水稻附加值让品牌效益最大化。”
“总书记强调要打造粮食品牌,这句话一下子打开了我的思路,为我们延边大米、吉林大米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有了走产业化、品牌化的底气和信心。”回想起与总书记交流时的场景,淳哲有机大米农场有限公司负责人金君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
土生土长的光东村村民金君从日本留学后就返回家乡创业。那段时间,每天最多加工30吨大米,基本都是在本地销售,好大米一直卖不上好价钱。金君告诉记者,政府给了他很大帮助,不仅办事效率高,而且带着企业参加各种展销会和推介会,“我们的大米销往全国各地,定位是中高端市场,现在每年能卖出1000多吨。”“我们扩大了种植规模、扩建了加工厂房,同时引进专业化加工设备和标准化生产线,还借助线上营销打开了新销路。过去只能在本地线下销售的大米,如今通过电商平台销售到全国各地,每年销售额也能达到1300万元左右。”
2018年起,光东村创新谋划实施了“共享稻田”项目。“共享”经济模式是光东村探索乡村产业发展的创新举措。“通过技术培训和收购助销等方式,我们推广了有机水稻的规模化种植,不断提升品牌知名度。”据金宪介绍,该村从2018年开始实施“共享稻田”项目,并与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合作建立了“科技小院”,培育了几百种秧苗品种,专家团队和技术人员优中选优,共同推动地方水稻品种的优化。
乡村美丽 精神富足
以前的光东村,冬天特别难捱。零下20~30摄氏度的气温,上厕所要到室外的旱厕,不仅冻得哆哆嗦嗦,下雪还得防着滑倒。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光东村调研时特别提出“厕所革命”的问题,“要来个‘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如今走在光东村,道路两旁的花朵竞相开放,香气扑鼻。家家户户的院落里,不再有产生异味的旱厕。
“我们现在用上了室内卫生间,特别方便、卫生。”“冬天不冷,夏季也不会有异味了。”“东北的冬天特别冷,上厕所就是遭罪,现在不会啦!”在村里采访时,听到最多的便是村民们对“厕所革命”频频点赞。
厕所问题不是小事,解决起来并非易事。“对于东北农村来说,旱厕改造最难的是污水排放问题,现在光东村采用的是集中污水管网方式。”5年来,和龙市投资1700万元用于光东村“厕所革命”和集中污水管网改造,现在,全村210户村民都用上了免费的室内卫生间,209户家庭完成了支线管网接管,今年新建成的两座污水处理设备让村民更方便。
硬化道路,绿化村庄,建设综合服务中心,改造老年活动室……如今,漫步在光东村,干净平整的沥青路蜿蜒向前,青瓦白墙的朝鲜族特色民居错落有致,外墙上绘着各种朝鲜族传统民俗图画,绿树红花镶嵌其中,处处皆景、处处怡情。村民们有的在门球场挥动球杆,有的在文化广场跳舞,有的在老年活动室里摆弄健身器材……
建好更要维护好。“我们组建村清洁队,定期清理村内卫生,并对卫生情况进行全面监管。村民们逐渐养成了良好卫生习惯,全村获得和龙市‘美丽庭院’或‘干净人家’的多达140户。”金宪告诉记者。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优美的歌声从远处传来,记者走近发现,几位穿着朝鲜族服装的村民正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当时总书记来调研,我们跳的就是这支‘红太阳照边疆’歌舞,总书记还夸我们说,朝鲜族群众舞蹈跳得好,一招一式就是不一样。”休息间,金贞淑骄傲地说,“这几年村子里的旅游团越来越多,每年我们都能演上100多场,而且每次演出旅游公司都会给我们每人50元,我们朝鲜族人本来就爱唱歌跳舞,现在有观众看,还有钱挣,真是太好了。”为总书记表演“红太阳照边疆”歌舞的老年舞蹈队,现有成员8名,作为村里舞蹈队的主力成员,金贞淑的“档期”一直排得满满的,自村子发展旅游业开始,她就进入舞蹈队工作,到现在已经为家里增收了好几万元。
此外,村里还修建了休闲广场、村史馆、门球场、养老大院等基础设施。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光东村的人居环境有了直观的改善,不同的设施和文化活动也让村民的娱乐生活更加充实。如今,村民不但口袋鼓起来了,精神也富起来了。乡村生活,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责任编辑:史文明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1013/1054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