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网 民俗非遗

立体国画——记山西省吕梁市交城传统美术堆绫工艺

2024年09月26日 11:36

堆绫作品《源远流长》

“流光溢彩堆似锦,姹紫嫣红绣如春。固若国画名瑰宝,软若浮雕赛彩霞。”说的正是吕梁交城的堆绫。堆绫,又叫堆锦、堆花,是一种以丝绸为主要材料,通过巧妙堆砌绫罗绸缎等各式布料,创作出来的带有半立体浮雕感的工艺品。堆绫虽然也有堆花之称,意指堆起来的花,但堆绫以丝绸为媒,呈以大千世界,绝不止于花木这一种形式。

堆绫是吕梁市的一种传统艺术,极具地域特色。据了解,堆绫最早起源于唐朝,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历史悠久,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堆绫是纯手工制作的传统立体布艺,其中还融合绘画、刺绣等多种技艺,再以包嵌堆贴,使得堆绫呈现出软体浮雕的效果。因此,堆绫还被称为“中国最古老的3D打印技艺”。堆绫更因色彩瑰丽、形象逼真、工艺精湛以及浮雕之效,被人们赞誉为“软体浮雕”“立体国画”。2017年,交城传统堆绫艺术入选山西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传承人就是交城堆绫工艺大师解爱英以及她的女儿张姣丽。

交城堆绫工艺大师解爱英和女儿张姣丽

交城,本就是一座千年古县城,有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灿烂的民间艺术在这里繁荣发展,形成了浓厚的艺术氛围。在交城,遍地是传统手艺人,旧巷窄门里,藏着手艺人的一幅幅匠心之作。何尝谋不得生,独独执着于此?

清光绪《交城县志·人物》记载,玄中寺和尚广安,俗姓聂氏,“身高九尺”“通藏经千余卷”,元世祖忽必烈召见,授他为“太原路都僧录”,并赐给他袈裟两件,“上织龙凤山河,最为工巧,传言自宫中制也”,即号“大衣禅师”。在和尚广安圆寂后,“建塔于安定村寺中,所遗二禅衣贮于龙山永宁禅寺,世守之以为宝”。这些来自元朝宫廷的刺绣服饰精品,数百年均珍藏在玄中寺中。同时,这些珍品对交城民间艺术形成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交城当地,当时流传的两种工艺,一种是“贴绢”,一种便是“堆绫”。

堆绫的制作并不简单,均为纯手工制作。据第六代传承人张姣丽介绍,制作堆绫大致有十道工序,包括了绘画、剪纸、雕刻等一些美术类的艺术技法。此外,制作堆绫时所用到的材料有丝绸、绣线、棉花、纸衬、美工刀、剪刀、镊子、锥子、植物胶等。首先,手艺人要设计图案,再将设计好的图案描在白板纸上。其次,按照图线将白板纸剪裁成若干纸块,并在纸块上贴飞边、压纸捻、絮棉花,后覆以各色精美的绫绢绸缎等布料。再经过拨折、软折、刺绣彩绘、贴金锡线等工序,使之成为片状半成品,最后将其拼贴在背景底板上,外面再罩以玻璃框架,一幅绝美的工艺品就完成了。“堆绫的制作过程要极其认真,”张姣丽说,“完成一幅堆绫刺绣,哪怕作品中的一个小小的部位,也要经过画、剪、刻、剔、挑、编、割、刮、缝、贴十道工序才能完成。”

交城堆绫的作品主题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或人物,或花鸟,或景致,皆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单从作品上看,交城堆绫还是以表现花卉、静物见长,其色彩艳丽、惟妙惟肖,极具收藏价值。绫罗绸缎,色彩纷繁,质地独特,执从于匠人之手,设计、搭配精妙绝伦,刻于细节,精于技艺。运以正反虚实之手法,呈以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之状。

听交城本地人讲,堆绫在当时可是稀罕之物,普通百姓是买不起的,能够拥有堆绫之物的,多是非富即贵之人。所以,在明清时期,豪门贵族大多会将堆绫当壁挂式陈设来装饰居室。但不论再好的艺术品,一场战乱足以让其陨落。清末发生战乱,宫廷里众多堆绫珍品及工匠艺人一同流失于民间,散落各处。平民百姓或许由此接触到来自宫廷中的堆绫技艺,堆绫技术慢慢发展到今天,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据《交城县志》(1994版)记载:“明清时期,本县民间绘画主要有寺院壁画、炕围画、扇面画、中堂画。”另外,在玄中寺山脚下有一村,名曰“安定村”,其民间艺术繁花似锦,堆绫、剪纸、砖雕、石刻之类目不暇接。

而对于民间为何会出现堆绫艺术,还有这样一段故事。传说,唐玄宗李隆基在登基之前,就曾经以临淄王的身份兼任潞州的地方官。就是这位对艺术有着无限热爱的皇子将宫廷里精美的堆绢工艺带到了民间,精美绝伦的各色丝绸锦缎,经过拼贴,变成人物、花鸟以及各种奇珍异兽。百姓观之,俱惊叹大喜。如今想来,当时的绫罗绸缎已然是上等的精品,自然精妙。而将这些精美之物折叠成画,着实惊艳世人。堆绫之美,在于它的色,在于它的真,更在于它精湛的工艺,无与伦比。

到如今,堆绫非遗传承人解爱英已经是堆绫的第五代传承人了。据了解,解爱英的外婆——安女儿,是交城堆绫的第三代传承人,而安女儿就是闻名遐迩的安定村人,她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自幼跟着外祖母与母亲学习“女红”,并逐渐喜欢上了堆绫工艺,掌握了堆绫技艺的真谛。她在基础技法上还加入了剪纸、刺绣以及面塑等技艺,制作出了许多精美的堆绫作品。为了守护好堆绫艺术,安女儿将全部的堆绫技术传授给了自己的闺女李五莲(第四代传承人)。李五莲在继承了母亲的技艺后,也不辜负众人期望,将接力棒传给了女儿解爱英(第五代传承人)。解爱英全盘继承了母亲的刺绣堆绫衣钵,日夜思其创新之法,旨在让交城堆绫再度绽放光芒。如今,堆绫工艺大师解爱英再次将堆绫技艺传承给了女儿张姣丽。代代相传,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幸得几代女性的坚持不懈,堆绫技艺得以保全,并且愈发完善、辉煌。

堆绫作品《春夏秋冬》

堆绫作品《平安如意》

据解爱英女儿张姣丽介绍,堆绫技艺之前一直秉承家族传承的形式,但从母亲解爱英开始,已经打破了这种传统的传承形式。2007年,解爱英创办了交城县旺英刺绣堆锦手工艺工作室,开始面向社会广招学徒。为了将堆绫艺术传承下去,解爱英倾囊相授,一对一指导学习。目前,从解爱英工作室走出来的堆绫学徒有近百人。2012年,解爱英和张姣丽在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交城县旺英堆绫艺术制作有限公司,并且开始带着自家学徒参加各种专业展会和比赛,其中不乏省市级、国家级比赛。截至目前,解爱英母女的堆绫团队在堆绫艺术上已经获得了100余项金银奖。例如,堆绫作品《平安如意》作为特邀展品,受邀参展上海世博会,并获得国家级金奖;堆绫作品《春夏秋冬》获得国家级银奖;堆绫作品《源远流长》《福寿双全》均获得省级银奖。对于这样傲人的成绩,张姣丽直言:“这都是妈妈的成果,是妈妈将这项技艺发扬光大的,妈妈很伟大。”

解爱英的堆绫作品生动鲜活,充分凸显了绫罗绸缎的质感、色彩。她所创作的堆绫作品多次代表山西省参加深圳文博会、北京文博会,也使得堆绫作品在市场上变得炙手可热。2015年9月,解爱英为第二届山西文博会设计的大型双面镂空立地座屏堆绫《锦上添花》,在第二届山西文博会吕梁展区内惊艳亮相,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锦上添花》是一座双面镂空立地座屏堆绫,其画面由争相绽放的牡丹花和一只气势雄昂的锦鸡构成。牡丹花雍容华贵,富贵无边;锦鸡昂首站立于青石之上,整幅作品构图巧妙,精妙绝伦,令人称叹。

交城堆绫工艺第五代传承人解爱英

由于家族的世代传承,解爱英每天都在精研堆绫艺术。因此,女儿张姣丽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到了堆绫,但正式开始学习做堆绫还是在初中时期。张姣丽在大学毕业之后,为了使堆绫艺术更进一步,还专门前往清华美院进修。在学有所成后,张姣丽毅然回到工作室帮母亲解爱英一起弘扬堆绫艺术。对此,张姣丽坦言:“不管是学习堆绫,还是传承堆绫,接触堆绫这么多年,首先我自己已经深深地爱上了这项艺术,在深刻地了解堆绫艺术后,我感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更感慨于先辈的智慧以及他们的代代坚守。于我而言,将堆绫艺术传承下去,是一件很美好、很有意义的事。对于堆绫艺术第六代传承人的身份,我很自豪,也很骄傲,我会努力将这项艺术发扬光大。”

堆绫艺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成的。普通人该如何学习堆绫艺术,初学者又该从哪里着手,对此,第六代传承人张姣丽说:“因为堆绫是完全纯手工的性质,首先得有足够的耐心,能坐下来,同时还能坐得住。当你的心静下来、慢下来,就会发现它独特的魅力,并且喜欢上它。所以,对于初学堆绫的人来说,第一大要素便是足够耐心、细致。此外,若有一定的美术功底便更好了,这样更容易上手一些。因为堆绫本身就是一项美术,制作堆绫要绘制底稿、裁剪映衬、棉花的揉搓造型以及附着布料的明暗层次、渲染染色,其中的技艺从美术设计到色彩搭配等等,都需要很扎实的美术基础。从半成品的拼装,最后到成品的组装,每个制作环节都是环环相扣的。因此,学习堆绫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从接触到传承,张姣丽一路走来感慨良多。她说:“制作堆绫是与自我对话,是一个自我疗愈心灵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很有趣。当一幅作品完成时,那种成就感是无以言表的。”据张姣丽介绍,制作一幅堆绫作品,小一点的,比如桌子上的桌台摆件,一般是三天起步。目前,最大的堆绫作品,制作周期长达数年,如《大年忙乐图》,这幅作品从设计到制作历时五年之久。如此看来,一幅完美的堆绫作品并不易得,耗时耗力,呈现在堆绫作品中的是传承人的智慧和心血。

目前,在堆绫传承人解爱英及其女儿张姣丽的努力下,工作室现存的作品达到一百余件。论及满意之作,张姣丽很谦虚,说道:“我觉得我自己挑不出一幅最满意的堆绫作品,因为我自己也在不断地前进,努力呈现出好的作品,也在努力精进自己的堆绫技艺。我知道,这是一个不断磨砺技艺、磨炼心性的过程,我只希望自己能够做得越来越好。因为每一幅作品都用心对待过,所以,每件堆绫作品都很满意。”

张姣丽与妈妈解爱英在探讨堆绫作品

传统技艺永恒的命题,便是如何在新时代传承下去。不管时代的浪潮如何汹涌,总有人在默默守护传统艺术,解爱英及其家族的世代传承便是时代浪潮下一股坚实的力量。

2016年下半年,第六代传承人张姣丽开始进入山西省的各大中小学校,进行堆绫艺术的传承与推广。此外,她还在山西大学及山西财经大学开设堆绫专题讲座,这意味着将堆绫这项传统非遗搬上了大学的课堂。2020年,张姣丽与母亲所开设的公司与山西本地的职业院校开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将堆绫与现代教育体系相结合,既拓宽了堆绫艺术的传承渠道,同时也解决了传承断代的问题。

传承人结合多年的经验积累以及外出参赛得到的大众反馈,经过不断尝试和改进,形成了八大系列的作品。即花鸟系列、山水风景系列、吉祥寓意系列、传统文化系列以及现代简约系列等等。但在堆绫作品的创作上,张姣丽与母亲的创作思路并不相同,母亲解爱英更偏向花鸟鱼虫、神话等题材,而张姣丽的作品多符合现代年轻人的喜好,结合现代元素设计出许多文旅产品,如堆绫帽饰、包饰、国风胸针、胸花等等。

每当参赛回来,解爱英与女儿张姣丽以及学徒都会积极复盘,调整创作方向,加入创新元素,使堆绫更加契合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此外,团队每一次的外出参赛、参展,除了必须要带的堆绫作品,还会带制作堆绫的材料包,能够让大众在欣赏精美堆绫作品的同时,亲自体验堆绫技艺。如此,堆绫这项艺术才能给大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开设工作室、广收学徒、宣传推广、参赛参展,为了打造交城堆绫文化品牌,张姣丽与母亲解爱英付出了很多努力,力求将堆绫的传承之路铺得更加稳固。这一切,都需要她们秉承着一颗热爱传统艺术的初心。正如张姣丽所言:“我会尽我全部的力量,使堆绫艺术被更多人看见,继而学习并了解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

“赛国画,丝绸呈立体。似碧玉,民间宝媚。谁问珠帘凝翠羽,再舞霓裳醉。掩浅笑、拜月听琴,春桃秋菊,夏荷冬瑞。百鸟聚、犹缀牡丹祈富贵。”很多人以这样美好的诗句来描述交城堆绫。这项艺术从宫廷走向普通大众,继而开拓出广阔的市场,走向国际,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必定有它自身的魅力与价值,但更离不开解爱英及其女儿张姣丽的努力。希望在解爱英和张姣丽的传承与弘扬下,交城堆绫会有更好的发展,展现新时代传统艺术的风采。

堆绫作品《君子集》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926/1021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