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纸张 字号选择:超大 行高 带图打印 返回原文 返回主页

后稷网 > 《村委主任》 治村方略

农村养老新模式:社会工作介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

2024年09月19日 22:46

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社会养老压力增加,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日益凸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改善农村养老服务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遇。社会工作如何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有效介入农村养老服务,促进农村老年人福祉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章首先着眼于当前农村养老服务的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次分析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必要性,最后重点探究在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具体路径。本研究不仅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农村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进“四化”同步实现、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传承和弘扬农耕文明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做好新时代农业农村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迎来了新的机遇,也面临一些挑战。通过对当前农村养老服务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社会工作专业的职能和作用。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现状分析

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面临的挑战是多方面的。第一,农村家庭养老功能存在弱化趋势。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年轻一代向城市迁移的人口外流现象增多,农村现存老年人口不断增加,老龄化程度加深,使得原有的传统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同时,劳动力外迁导致农村老年人经济来源受到限制,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经济基础。第二,相比城市,农村更加缺乏养老服务设施,且已有设施往往条件较差。特别是农村地区的重要医疗资源普遍不足,难以满足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第三,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专业人才尤其是管理和护理人才严重不足且素质参差不齐,相关的人才培养机制也尚不完善,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的需求。第四,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市场不够成熟,私营养老机构较少。养老服务市场资金投入不足,缺乏活力,需要更多的财政支持和社会投资。

农村养老服务的需求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村老年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呈现出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基本生活照料的依赖。农村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因此,他们普遍需要帮助才能进行日常起居,保障居住和行动的安全。第二,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农村老年人普遍存在慢性病,需要定期的健康监测和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也需要定期服用药物,对药品的供应和管理有较高的需求。第三,对经济保障的需求。老年人接受更加完善的养老服务需要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农村老年人需要进行财务规划,确保安全合理使用资金。第四,对终老安排的需求。农村老年人对生命尊严和临终关怀的需求同样不能忽视,他们需要精神和心理上的关怀,以及对于身后事的妥善安排。

现有农村养老模式的局限性

在我国农村地区,养老模式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这些局限性不仅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我养老的局限性。农村老年人的自我养老主要依赖土地经营收入,随着农业收益的下降和自身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仅靠自身的力量难以满足其日常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的需求,这种模式面临经济来源不稳定的问题。第二,家庭养老的局限性。农村家庭子女数量减少,家庭规模逐渐小型化,子女的养老负担加重,农村的社会养老压力骤增。加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迁移,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到冲击,很多老年人变为空巢老人,缺乏必要的家庭关怀和照顾支持。第三,医养结合的局限性。虽然医养结合是农村养老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但现实中政策、设施、人员三大方面的资源整合仍存在较大障碍。且相对于城市比较完整的医养政策而言,农村的养老服务覆盖不够全面,特别是对于一些失能半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留守老人来说,其医疗服务需求往往难以满足。第四,文化和社会观念的局限性。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孝道,农村老年人过度依赖家庭养老,忽视了其他养老方式的可能性。加之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年轻一代与年老一代的信息差,农村老年人在获取养老政策、健康知识等信息方面同样存在障碍,难以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与农村人口流动的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农村逐渐弱化,而农村老年人有医疗、经济、文化等多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社会工作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理念,通过专业的服务方法与技术,帮助个人、家庭、社区解决问题,提升个人生活质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可以运用其专业优势,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有力支持,使农村养老服务更全面、更专业地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必要性也得以体现。第一,弥补政府服务的不足。政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但受限于资源、人力等因素,难以满足所有老年人的需求。社会工作可以作为政府服务的补充,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第二,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社会工作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和资源整合能力,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养老服务,形成政府、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第三,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专业的社会工作者接受过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为农村老年人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养老服务,如健康监测、康复指导等。而且社会工作介入可以推动农村养老服务的创新,探索适应新时代需求的服务模式,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第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社会工作关注弱势群体,通过资源整合和社会倡导,帮助农村老年人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养老政策,为农村老年人争取更多的权益保障,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总的来说,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具有必要性。它不仅能够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压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培养专业人才队伍,还能够促进农村老年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融入。因此,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为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的介入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实践路径

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提供了新的机遇,而农村养老服务的发展也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将为农村带来更多的资源,使劳动力和人才回流,资本技术投入增多,形成链条效应,促进农村养老服务资源整合。而对应来看,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农村养老服务的内生动力被激发,不断涌现澎湃活力,养老资源不断增加,会促进农村养老模式和养老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因此,要利用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带来的新型养老资源,加快推动农村养老服务资源优化配置,补齐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短板。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的实践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需求评估机制,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服务

建立科学的需求评估机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深入了解农村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细致调查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资源,包括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为后续服务提供数据支持,确保服务内容符合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且根据农村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制订个性化的服务方案,组建由社会工作者、医疗人员、心理咨询师等组成的专业化服务团队,提供全方位的养老服务,确保每位老年人都能享受适合自己的专业化服务。社会工作者在服务过程中也要随时进行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估,了解服务效果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并建立服务对象反馈机制,收集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

建立服务网络和平台,促进多方参与

整合政府、市场、社会组织等主体,建立多元化的养老服务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协同。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养老服务平台,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和预约服务。鼓励农村老年人的家庭成员参与养老服务,为他们提供家庭护理培训和指导,增强家庭养老能力。动员乡村居民参与养老服务,建立志愿服务队伍,形成互助共享的农村养老氛围。社会工作者作为养老服务的重要参与者在介入过程中也需要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实践经验,向政府提出完善农村养老服务政策的建议,推动政策的优化和完善。同时发挥政策倡导者的角色,通过媒体宣传、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社会对农村养老服务的关注和支持。通过上述举措,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农村养老氛围。

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在农村养老服务领域,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是提升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关键。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需要从教育体系、实践机会、政策支持和职业发展等方面入手。与教育机构合作,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培训,提高参与农村养老服务的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培养一批专业化、高素质的养老服务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有力支持。同时,要加强对志愿者的培训与管理,确保志愿服务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对于专业服务团队要严格管理,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供长期的专业培训和督导,确保服务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建立健全服务监督与评估机制,对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估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探索推广新型农村养老模式

农村养老新模式的探索是应对当前农村养老服务挑战、满足农村老年人多样化需求的重要途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农村养老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以下是一些处于探索阶段的农村养老新模式。第一,互助养老模式。这是一种基于地缘关系和亲情关系的养老模式,通过邻里互助、亲友相助等方式,实现老年人之间的相互照应和帮助。这种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家庭养老压力,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同时降低养老成本。第二,智慧养老模式。这一模式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为农村老年人提供便捷、高效的养老服务。不但能够提高养老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提供远程健康监测、紧急救援、生活照料等功能,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三,医养结合模式。医养结合模式是指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有机结合,为农村老年人提供连续性、协调性和整体性较强的医养服务。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提高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保障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第四,候鸟式养老模式。候鸟式养老模式是指老年人根据自身需求和季节变化,选择在不同地区轮流居住、养生的养老方式。这种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不同地区的环境优势和养老资源,丰富老年人的生活体验,同时促进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总之,在探索农村养老新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老年人的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实践和推广。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农村养老服务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确保养老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通过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路径的研究,笔者认为社会工作在农村养老服务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独特优势。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质量、推动社会参与等路径,可以有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的质量与效率,满足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乡村振兴背景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养老服务路径研究的意义十分重大。它不仅关乎农村老年人的幸福和生活质量,也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农村地区的和谐稳定以及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和创新。

原文地址:http://www.cwzrzz.com/html/2024/0919/10132.shtml